<abbr id="hyz2l"></abbr><pre id="hyz2l"><pre id="hyz2l"><div id="hyz2l"></div></pre></pre>
<sup id="hyz2l"><pre id="hyz2l"></pre></sup>
    <ins id="hyz2l"></ins>
        <abbr id="hyz2l"></abbr>
      1. <abbr id="hyz2l"><tbody id="hyz2l"></tbody></abbr>
          1
          2
          位置:西E網首頁 > 甘肅新聞 > 壯麗70年·奮斗新時代·記者再走長征路——長征精神 激勵前行

          壯麗70年·奮斗新時代·記者再走長征路——長征精神 激勵前行

          編輯:黃榮      信息來源: 西e網-人民網發布時間:2019-8-20

            會寧縣會師門。
            本報記者 張文豪攝

            大墩梁紅軍烈士紀念碑。
            新華社記者 馬 寧攝

            8月18日,“記者再走長征路”主題采訪文藝演出在會寧縣舉行。本報記者 付文攝

            1936年10月9日,紅四方面軍到達會寧,與紅一方面軍會師。22日,紅一、紅二方面軍在將臺堡會師。至此,紅二、紅四方面軍也完成長征,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。

            紅軍的偉大長征,沖破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,爬雪山、過草地,克服各種艱難險阻,終于完成了戰略轉移的艱巨任務。

            突破臘子口,激戰大墩梁

            山高水遠,雨急風狂。1935年秋,剛跨過茫茫草地的紅軍,抵達天險臘子口。

            臘子口,地處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東北部。千仞絕壁插云霄,河水奔涌出隘口,此地的唯一通道,是座木橋。當年盤踞在臘子口的國民黨軍在橋頭筑好碉堡和防御工事,槍口、炮口對準了河口,妄圖借地利之便,阻擊并圍殲紅軍于此地。

            戰斗打響后,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,在團長王開湘、政委楊成武的指揮下,戰士們迎著炮火發起攻擊。

            頭頂是呼嘯的子彈,身下是咆哮的河水,紅軍傷亡慘重,隘口久攻不下。王開湘和楊成武對臘子口地形反復觀察后,發現了敵軍布防的兩個薄弱點,“一是在兩側山崖頂上沒設防,二是碉堡沒有建頂蓋。”臘子口戰役紀念館文史資料研究員毛歡歡說,紅軍當即決定,挑選15名黨團員,組成3個突擊小組,正面佯攻、迂回突襲。

            面對“飛鳥能過、走獸難行”的絕壁,一名苗族小戰士自告奮勇站了出來,攀上絕壁,并用繩索將突擊隊員一個個拉了上去。時值九月,樹木蔥蘢,“加上山崖成倒三角,手榴彈很難投進凹進山腳的碉堡。”毛歡歡說,情急之下,這名小戰士將手榴彈綁在腰間,順著繩索躍入碉堡,拉響了手榴彈。紅軍從側翼和正面相結合,經過一番激戰,奪下了臘子口天險,打通了紅軍北上的通道。

            會寧會師后,部隊接到上級命令,要在位于會寧南部的大墩梁華家嶺一帶,打好阻擊戰。戰斗極為慘烈,數倍于我的敵軍,在猛烈炮火的配合下,向大墩梁展開了全面進攻。鏖戰半日,數次拉鋸,敵軍從蘭州調來7架飛機輪番轟炸。一時間,光山禿嶺上,彈片橫飛、焦土四濺、硝煙彌漫。不幸的是,炸彈擊中了我軍指揮部,副軍長羅南輝壯烈犧牲,年僅28歲。

            魚水情誼深,紅軍得補給

           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尼傲鄉尼傲村,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——

            1936年8月底,由于江橋被國民黨軍拆毀,紅四方面軍某部被困在尼傲村白龍江橋頭。尼傲村派出30多名群眾,幫助紅軍砍伐木料、修建橋墩。不到一天工夫,新橋便橫亙兩岸。紅軍指揮員如約拿出5條長槍、100塊銀元答謝。

            看到紅軍如此有信義,尼傲村藏族群眾堅決不收銀元,但紅軍一再堅持要他們收下。深受感動的藏族群眾,紛紛拿出自家的炒面、酥油和熏肉送給紅軍。第二天一早,該村群眾夾道歡送紅軍。頭人還派了3名青年做向導,把紅軍一直送到哈達鋪后才返回。

            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是商貿重鎮,自明代開始,就以富甲一方聞名。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講解員卯曉琴說,當時的哈達鋪鎮光商號就有800多家,為剛經歷臘子口惡戰的紅軍提供了養精蓄銳的充足條件。20萬斤糧食、2萬斤食鹽、7000雙布鞋……在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內,一張《哈達鋪1935年9月支援紅一方面軍物資統計》表,引來許多參觀者駐足。楊成武將軍在《憶長征》一書中說,“哈達鋪休整是紅軍長征路上名副其實的加油站”。

            1986年10月,會寧在大墩梁修建了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烈士陵園。“每到清明等節日,都會有許多人自發來祭奠掃墓。”村民何孝祖自愿為烈士墓種樹、掃墓已有30多年,“他們也都是別人的孩子,是為了部隊和老百姓犧牲的,我要把他們的故事一直講下去。”

            再走長征路,腳步不停歇

            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伏曉春說,紅軍一路上翻雪山過草地,所完成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英雄壯舉,經受了嚴峻考驗。

            為什么這樣的一支隊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?長征的途中,常常有流血和犧牲。在臘子口戰役中壯烈犧牲的苗族小戰士,至今沒有查到姓名。這樣的無名英雄,在長征中成千上萬。是什么支撐著這些紅軍將士?

            再走長征路上,我們一路走來,一路尋找答案。

            “紅軍將士在自己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,仍拿出一部分糧款救濟窮人。紅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,買商人的東西,按價付款。紅軍住在群眾家里,每天堅持給房東擔水、推磨,打掃道路和院子。他們還把從土豪劣紳那里沒收來的糧食分給窮苦老百姓。”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里,原館長杜永勝介紹說,百姓很快發現,這支軍隊和國民黨軍隊不一樣。紅軍是為了人民利益而戰,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,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。

           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初心如磐、使命在肩,這樣的隊伍一定能夠打勝仗。“長征勝利了,革命力量實現了大團結,但紅軍的腳步沒有停歇,共產黨人的腳步永不停息。”伏曉春說。

            長征,永遠值得被銘記,新時代的長征路上,人民也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英雄。

            自2006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開館以來,來此參觀的有1000多萬人次,2萬多個團隊的黨員、干部前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。

          信息產業部備案號 隴ICP備10200311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01021|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版權所有:中共白銀市委網信辦
          西e網運營維護:西e網IDC中心技術支持:西e網技術服務中心 白銀鴻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          未經本站許可不得建立鏡像連接,相關權益受法律保護。
        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|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|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|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|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|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| 久久―日本道色综合久久| AA级片免费看视频久久|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|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|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|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|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|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|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|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| 久久AAAA片一区二区|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| 欧美精品乱码99久久蜜桃|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|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|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|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| 一本色道久久88—综合亚洲精品| 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|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|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|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久久国产真实乱对白 |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|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| 怡红院日本一道日本久久 |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|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| 久久性精品|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|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|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|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|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|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|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|